comengo.net
域名年龄: 20年1个月20天HTTP/1.1 301 永久重定向 访问时间:2015年03月13日 07:54:59 目标网址:http://blog.tangoschan.com/ 动作:Accept-Encoding Content-Encoding: gzip 文件大小:194 Keep-Alive: timeout=2, max=100 连接:Keep-Alive 类型:text/html; charset=iso-8859-1 HTTP/1.1 200 OK 访问时间:2015年03月13日 07:54:59 X-Pingback: http://blog.tangoschan.com/xmlrpc.php 动作:Accept-Encoding Content-Encoding: gzip Keep-Alive: timeout=2, max=100 连接:Keep-Alive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类型:text/html; charset=UTF-8 网站编码:UTF-8
未完成Always Beta is an AttitudeSearchMain menuSkip to primary contentSkip to secondary contentHomeAboutPost navigation← Older postsGoogle Reader (2005-2013)Posted on March 14, 2013 by Tangos7今天互联网圈,特别是极客圈最大的新闻都来自Google,一个是安卓之父Andy Rubin离职了,而Google继续大扫除,将在今年7月正式关闭Google Reader的消息更是引发了一片骂声,多少谷粉一夜之间变成了谷黑。自从Google Reader诞生开始,就成为我最常用的网络服务之一,使用的频率仅次于Google搜索和Gmail。尽管在最近的几年中对GReader的使用频度比之前少了许多,尽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来源,不过它仍然是我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特别是有了ipad这样方便的阅读工具之后。GReader寿终正寝,很多人着急寻找替代品,我想替代品并不难找,比如大家在ipad上常用的Reeder、Feedly都是不错的替代品,Flipboard相信也让不少人早就从GReader转移了,当然还有国内的网易云阅读,鲜果阅读等等。不过似乎还真不容易找到一个GReader这样的阅读托管中枢,方便地在各种不同的平台上实现无缝的阅读体验。GReader这样一个小众但广受欢迎的产品被关闭,是对我们所相信的互联网的所谓“免费”规则的一次打击。世上终归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如果免费无法创造商业价值,计算它背靠着大树也有无法乘凉的一天。或许几年前我们看到一些小创业公司无以为继而倒闭的时候,还能庆幸选择背靠巨头的免费服务很安全,我们现在也需要重新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免费服务,特别是免费的云服务终究不是那么靠谱的。好吧,在互联网上我们总是不难找到无数的免费方案来代替倒下的服务,只是我们还总是有那么多的时间折腾吗。最后,为我使用了7年多的Google Reader刻上墓志铭:“Since October 7, 2005 you have read a total of 142,305 items.”Posted in Around the Web| Tagged Google, Google Reader| 7 Replies云、Web和浏览器之死Posted on August 21, 2010 by Tangos7《连线》杂志稍有些标题党的“Web已死,但互联网永生”在互联网圈中引起了热议。抛开Web、Internet、网络应用这些技术定义的问题,连线的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和封闭的互联网的进化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在过去几年里,数字世界的重大转变之一就是开放的网页开始向半封闭的平台过渡,后者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但却不需要浏览器显示内容。”有趣的是,当Google推出Chrome,以及宣布Chrome OS的时候,大家似乎都觉得浏览器之争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短短的一两年后却开始再次讨论浏览器之死了。开发vs.封闭/半封闭,这可能是IT业永久的一个话题。或许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虽然我是浏览器的忠实拥趸,但现在我的确也需要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安装很多的App,而且在这些移动设备上使用浏览器的频率远低于使用这些App的频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认同浏览器将被App所代替。尽管移动设备与个人电脑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依然相信个人电脑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电脑上,我们无疑走过了从专有客户端到浏览器的转变,曾经我们新装一台电脑后首先就是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现在已经更多地依赖于互联网应用,有了浏览器基本上就能够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这一切有赖于“云”的发展和实现,当数据存在于“云”端,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可以与“云”相连并存取数据的应用。在电脑桌面上,这个应用往往是浏览器;而在移动设备上,因为设备自身的局限,这个应用更多地表现为App,以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让你直接连到云中。移动设备的输入、显示和其他方面的局限一定会有创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现在的难题或许几年后就不再存在。正如我们在电脑上一样,对于最常用的应用,我们可能仍然保留着客户端,而大量的应用只是用浏览器来完成;在移动设备上是否也会如此,对于最常用到的服务,我们会保留App,而其他的大量服务都将使用浏览器。另一方面,如我在新浪微博上所说,“以后怎么定义什么是浏览器可能会是个问题”,以后的浏览器可能更像一个OS,一个开发平台,在它之上有很多的应用、扩展和插件。是浏览器还是App,这时候可能已经不再有那么绝对的区分。未来会如何,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推荐大家阅读一下《连线》后续的这篇长文,Tim O‘Reilly、John Battelle和Chris Anderson之间的大牛对话(中文版,上、下),这的确是一篇值得认真阅读和思考的文章。Posted in Chitchat on IT| 7 Replies六一节了,让孩子们玩好Posted on June 1, 2010 by Tangos9刚过12点时,正好在Google Reader看到连线的Geek老爸博客的一篇文章,说到宜家进行的关于孩子们游戏行为的一项调查,很应景,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们都希望能够和伙伴们(89%)或者父母(73%)一起游戏,而不是无聊地看电视(11%)”,所以有空的话多陪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用电视或电脑来打发他们“大约有45%的家长认为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游戏,在中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这个比例达到三分之二。有27%的家长认为游戏总是有一个目的的。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是最重要的,有超过一半的孩子更希望能玩,而不是在玩中学习”。多给孩子们一点空间,让他们能纯粹地玩。“45%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们玩。即使他们有时间,也有很多人(26%)认为在陪他们的时候没法专心投入到和孩子们的游戏中”。我就常常无法全心投入到和女儿的游戏中,以后要学会更多地投入,去享受那片刻简单的快乐。“71%的家长认同应该在家里鼓励孩子更多的创意和创造力,可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确实是个难题,或许是因为我们自身就太缺乏创造力(多看看GeekDad?),有时候我们可能还需要从孩子身上学习创造力。为家长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也是幼教领域的一个商机吧。“72%的家长认为快乐是最重要的事,排在后面两位的是财务上的成功和为他人着想”。健康居然没有进入前三甲,快乐和健康当然是最重要的。Posted in Lifehacks| Tagged GeekDad, IKEA, Kids, survey| 9 Replies关于Twitter RT的碎碎念Posted on November 17, 2009 by Tangos17Twitter根据用户的行为不断改进功能,不断演化是Twitter引以为傲的特色,不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重要的ReTweet的功能却迟迟没有官方的原生支持。现有的RT功能就是一个C&P,Evan Williams指出了它的很多问题(中文版):信息被篡改、来源不清
© 2010 - 2020 网站综合信息查询 同IP网站查询 相关类似网站查询 网站备案查询网站地图 最新查询 最近更新 优秀网站 热门网站 全部网站 同IP查询 备案查询
2025-05-06 22:36, Process in 0.004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