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ey.net
域名年龄: 22年6天HTTP/1.1 200 OK 访问时间:2012年01月03日 10:13:05 服务器:Apache/2.2.3 (CentOS) 语言环境:PHP/5.2.4 过期时间:1981年11月19日 16:52:00 缓存控制:no-store, 不缓存,必须更新, post-check=0, pre-check=0 其他指令:不缓存 X-Pingback: http://www.rokey.net/xmlrpc.php 设置Cookie:PHPSESSID=3e715c7bebe7fae9e574f8aad2ee2534; path=/ 连接:关闭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类型:text/html; charset=UTF-8 网站编码:UTF-8
搜索: 雪中故宫 十二月 29th, 2011 | 1 Comment | 157 views 一直想着要去故宫,从上大学念叨到现在,从来就没有抽出过时间。尤其是雪天的故宫,向往那种暗红与纯白的对比。今年北京第一场雪,一定要去一次了,中午就放下工作带着公司所有人出发啦。 Galaxy Nexus, N9和iPhone 十二月 27th, 2011 | 4 Comments | 225 views 在经历了N9令人激动的体验之后,迫不及待的又迎来了Galaxy Nexus,经过几天的使用有些感想,尤其是看了Matias Duarte 关于Android 4.0的设计理念关于机器的灵魂后,ICS + Galaxy Nexus给我的感觉确实比以往任何一台Android设备都让人印象深刻,速度非常快,从界面到多任务执行以及拍照(应该说尤其是拍照,因为你确实没有用过任何一台手机拥有这样的速度)界面的动态转场衔接非常平滑,可以看到甚至动态的细节也被考虑的十分周到…虽然有诸多优势,但这台设备的运转感觉一直在向我传达着一个信号:这是一台机器。是一台精密且能量巨大的机器,这就是ICS给我的感受。有如科幻电影办的点击效果,流畅的运行,简单,有效,精密的视觉体验… 最重要的实体按钮的消失依然让我丝毫没有兴奋的感觉,这里没有贬意,因为这台机器给我的操作体验真的没有“挑战性”,一切如想象般流畅,按钮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软件们中规中矩的履行着新的设计原则,我想更确切的说是它的体验已经越来越接近iOS。尤其是底部中间的Home按钮(不过三个按钮的瞬间选择成本是不是iPhone强加给我的?)以及左上角的Back,虽然现在仍然大部分软件基本不兼容新的原则,但你可以看到方向就是"体验的融合"。当然我不能轻易判断说这是刻意的,因为我明白每个构架上的创新与妥协都不仅仅是设计那么简单的事情,从本身市场环境对开发者与的影响到商业决定的复杂因素我们不去抛析。我从Google自己的Google+上看到了优秀的展示,(说实话google几款自己软件的体验让我比研究这个新系统更感兴趣)你可以从Google自己的几个应用里感觉到这个构架支撑起来的体验将得到如何得以展现。 这是件显而易见的好事不仅对开发者,用户,还是Google。但是(又来了)这个事情的反面是Nokia N9,(前段时间一直在使用N9)N9让我认识到:好的手机硬件工业设计在这个炫耀巨型屏幕的年代仍然能如此重要(即使N9的屏幕占有比例比iPhone还大),多少次我拿出N9只为了翻转抚摸那吸引人的机身,轻划几下它光滑的表面以及享受别人好奇或羡慕的目光。通过硬件强悍的硬件设计征服力,Nokia真的做到了不跟随,这种感觉如果一定要比较,那就是第一次拿到iPhone第一代的感觉! N9 Meego的界面体验虽不如iPhone第一代给我的冲击,但我愿意将它和webos并列为最让我心动的系统!很多优秀的细节创新以及很多令人烦恼的交互问题(最令人困惑的应该是程序间的串用与返回,N9用户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为了维护系统单独应用返回策略,程序间调用其他应用必须回多任务才能返回。ICS做的就很不错。以及地图照片网页经常误触的swape滑动而导致退出,系统级的组件位置及使用不规范)但他依然令人着迷,并且我吃惊的认识到一个事实:除了严重的几个问题,那些不规范完全没有影响我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使用!我更欣赏Nokia 设计总监Marko Ahtisaari所说:“1890 年的汽车用舵来操作,方向盘还没发明,但大家一度认为汽车操控方式业已成熟。”这也是智能手机系统(软件)操作的现状。 N9 用户界面带给我的新鲜刺激度以及优秀的硬件设计让我感动和思考。 不过N9的命运就像是特种部队只能创造局部奇迹而不能引领政变一样,我期待看到N9的创新理念出现在Nokia其他机型,系统上。(而不仅仅是貌似) 而对比ICS + Galaxy Nexus给我感觉则是一台装了Google系统的三星手机。体验的融合后最终挑战仍会回到手机的硬件设计上。但我相信随着ICS的普及,从某种程度,会把iPhone的角色还原成一个智能手机应有的位置"而不是神机" 这个思考对比的背后其实是这样一个问题: 不论真假,我相信iPhone仍然拥有着这个星球上最精密的制造工艺和软件整合能力,但它从里到外已经不酷了! 这对所有人难道不是机会么? 随想 八月 5th, 2011 | 7 Comments | 1,053 views 社交网络的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知识,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拥有正义感,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懂得判断。 Fail Early, Fail Fast, Fail Often 七月 1st, 2011 | 5 Comments | 1,726 views Fail Early, Fail Fast, Fail Often – JEREMY JACKSON 我们怎么这么没有耐心面对我们的失败?我们的思想是不是已经从小就被英雄式的人生教育,政治化的体育模式,熬人的高考,头疼的找工作…熏陶成了一个不能接收失败的人。 设计师必须理解失败的意义,并且能控制失败出现的阶段。 《第三类接触》中的一瞬间 六月 30th, 2011 | 1 Comment | 1,011 views 刚看完斯皮尔伯格1977年拍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最让我激动的一瞬间是飞碟底舱打开,耀眼的白光射出,那一刻让人激动的无所适从。。。之前的酝酿,之后的惊奇似乎都比不上这一瞬间给我的感受,这部片子的力量似乎都被集中到这一瞬间。 Veer 六月 18th, 2011 | 9 Comments | 1,991 views 各种手机里面,Veer尺寸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了,做工非常精致,速度很快 丰宁坝上 六月 16th, 2011 | 4 Comments | 1,556 views 草原,骑马,坐着30%几率会宕机的越野摩托。 经历了沙尘暴也看到了彩虹,起不来看日出,但也在走不到尽头山坡上看了日落。 吃了2只羊,也听到到了传说中的爱情买卖(两遍) 住宿很不错,杀人也很爽,临走的雨夜度假村电闸终于冒烟挂掉~(经调查不是我们干的) 感言: 我们这么疯狂的追逐各种电子设备,不断创造着令人惊异的用户体验,什么WWDC,各种APP和社交网络,新的专利和创意…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丝毫没有影响,好像唯一的变化是他们确实都用上了手机,放牧改骑小摩托…而这个地方离北京城区只有4个半小时车程…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痕迹 五月 19th, 2011 | 4 Comments | 1,762 views 对比产品本身在空间中勾勒出的轮廓,手指与产品之间互动的轨迹在时间的催化下,让“痕迹”看起来是么自然和不刻意,这些“痕迹”让这个设备突然间具有了想象力,可以看到动作甚至是故事,所有这些都让“这个设备”的唯一性是如此凸显。 图片来自:http://www.likecool.com/the_bea
© 2010 - 2020 网站综合信息查询 同IP网站查询 相关类似网站查询 网站备案查询网站地图 最新查询 最近更新 优秀网站 热门网站 全部网站 同IP查询 备案查询
2025-07-08 03:53, Process in 0.0047 second.